close


 


龜岡閒閒在家休養.很認真的看了 大宋王朝 DVD ...詼諧幽默的編導手法.引領龜岡入戲...


對於宋朝的認識.僅止於求學時歷史課本的粗淺認知.從未深入去了解. 但 "楊家將" 忠肝義


膽的故事.則時有所聞...


 


劇中宰相 寇準 硬押著昏庸宋帝弔唁楊將軍文.淒切簡潔的就訴說了楊家為國盡忠凋零的


過程... 叫龜岡感懷不已. 特摘錄如下:


            


                             嗚呼延昭        不幸夭亡


                             修短故天        人豈不傷


                             君有其靈        享我蒸嚐


                             弔君父兄        蓋世無雙


                             大郎二郎        改扮先皇


                             替主赴會        慘遭命亡


                             四郎八郎        音訊渺茫


                             金沙血戰        日月無光


                             三郎自盡        五郎重傷


                             金刀令公        寧死不降


                             李陵碑下        血灑一腔


                             七郎被害        死無葬埋


                             六郎僅存        還被賜死


                             滿門忠烈        天地感傷


                             遼兵又來        國無良將


                             對天一呼        還我六郎


 


 *片尾曲則著重亂世中的兒女情長.聽來令人牽腸... 一併抄錄如下:


 


                             楓葉紅


                             黃葉飛


                             自古青春能幾許


                             但使今霄海天共明月


                             相見相識又何必


                             一年又一年


                             一季又一季


                             問誰能解個中真情義


                             紅顏最難得知己


                             紅塵一去千萬里


                             寄我柔情于風雨


                             東風吹盡西風起


                             紅顏最難得知己


                             紅塵一去千萬里


                             寄我柔情于風雨


                             東風吹盡西風起


...........................................................................................................................


附記: 以下資料係網路上摘錄.讓格友能更深入了解楊家將史蹟.以及後世流傳(各自發揮)的


           野史 / 故事...


 


楊家將的真實歷史




 北宋名將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被稱為「楊家將」,首見於宋末遺民徐大焯的《燼餘錄》。但楊家將的英雄事跡,早在楊文廣還活著的時候,已遍傳天下,有口皆碑。宋仁宗皇祐三年(一○五一年)歐陽修給楊業的侄孫楊棋寫的墓志銘中,有一段極其重要的敘述:


「君之伯祖繼業,太宗時為六州觀察,與契丹戰歿,贈太師中書令。繼業有子延昭,真宗時為莫州防禦使。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文士,至於里兒野豎,皆能道之。」


這是目前所能見到的關於楊家將歷史事跡的最早文字記錄。


到了南宋,面臨民族多難之秋,百姓越加緬懷楊業祖孫三代的英雄業績。在長期的民間口頭傳說過程中,楊家將故事以歷史真實為基本線索,逐漸演變成英雄傳奇。但在南宋盛極一時的「說話」當中,楊家將故事僅留下兩個目錄:〈楊令公〉、〈五郎為僧〉。有幸的是,《燼餘錄》粗略記錄了「楊業幽州救駕」的故事,這是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用文字記錄的一個楊家將傳說故事。


此後,歷經元明清三代幾百年,通過戲曲演出和小說創作,楊家將故事越加朝著浪漫主義色彩的方向發展。廣大群眾懷著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像,創造出扣人心弦的楊家將傳奇故事,塑造出光爛奪目的楊家將傳奇人物。由祖孫三代的歷史事跡,演化成五代幾十人的整個家族的英雄故事。特別是楊家將故事中的小輩英雄楊宗保、楊文廣,楊門女將佘太君、穆桂英,燒火丫頭楊排風……,他們以強大的藝術生命力扎根在老百姓心中。為了維護祖國的完整統一,楊家將父死子繼,兄死弟代,夫死妻替,男女老少,前仆後繼,代代相傳,綿延不絕。


從歐陽修寫的楊棋墓志銘算起,楊家將故事流傳至今已有九百餘年的歷史。為了深入考察楊家將故事的源流和演變,有必要首先澄清楊家將的歷史真實面貌,為系統全面研究楊家將戲曲、小說奠定基礎。


《宋史》卷二七二〈楊業傳〉稱:楊業的父親楊信「為漢麟州刺史」,世居麟州,成為地方豪強。據楊棋墓志銘,楊信的長子為楊業,次子為重勛(又名重訓、崇勛)。楊業自小隨父在麟州生活,「弱冠事劉崇」。當時劉崇為後漢河東節度使,據守太原,尚未稱帝。《宋史》卷四八二〈北漢劉氏世家〉載:


「繼恩本姓薛。父釗,娶崇女,晉初為護聖營卒」,薛釗死,「繼恩時尚幼,漢祖令鈞養為子,遂冒姓劉。」


「繼元本姓何。初,薛釗死,崇以女再妻何氏,生繼元。何死,鈞亦養繼元為子。」故知劉鈞無子,劉崇命收兩個外孫為己孫。楊業事劉崇,賜姓劉,名繼業,亦作為劉崇收養的諸孫。他與北漢三主——劉崇、劉鈞、劉繼元就不是一般君臣關係。


查《資治通鑑‧後漢紀》,劉崇於天福十二年(九四七年)為後漢河東節度使。廣順元年(九五一年)後漢滅,後周立,劉崇才於晉陽自立為北漢。楊信此時已歸周,不可能將長子出繼給後周的世仇劉崇作諸孫。故推知楊業出事劉崇在九四七年——九五○年之間。


楊信出於什麼原因要將長子出事劉崇?現無史料可查,但從次子重勛的遭遇,或可找到原因。《資治通鑑‧後周紀》載:楊信歸周未久,便去世。因長子楊業早已出事劉崇,無法返麟州繼父業,故「子重訓嗣,以州降北漢」。廣順二年(九五二年),麟州「為群羌所圍」,重勛又歸周,「求救於夏、府二州」。顯德四年(九五七年),「北漢麟州刺史楊重訓,舉城降,以為麟州防禦使」。可知重勛以「北漢麟州刺史」身分又一次降周,說明廣順二年歸周後,又曾再次降北漢。


楊重勛數年內多次反複於後周與北漢之間,說明麟州地處邊境,楊氏武裝力量不足以自保,故經常遭受群羌侵擾,備受各種政治勢力的逼迫。推測楊信也正出於這種難言的苦衷,為依附攀結強大的外援,以保存自身的勢力,才把長子楊業出事劉崇,留居太原。


楊業自乾祐三年(九五○年)至北漢滅亡(九七九年),事劉崇祖孫三代共二十九年。太原興國四年(九七九年)隨劉繼元歸宋,「複姓楊氏,止名業」。雍熙三年(九八六年)抗擊契丹戰鬥中,兵敗陳家谷,被生擒後,絕食而死。


楊業共有七子,除延玉隨父於陳家谷戰死外,餘六子在楊業死後,均受朝廷錄用。但《宋史》僅載六郎延昭事跡。延昭有三子,《宋史》又僅載第三子文廣事跡。延昭長子傳永,次子德政,名字獨見於曾鞏《隆平集》。


 楊業妻,折氏。據光緒續修《岢嵐州志》卷九《人物‧節婦》條:楊業「娶折德扆女」,「折性敏慧,嘗佐業立戰功,號楊無敵」。


《宋史》卷二五二《折德扆傳》載:「折德扆,世居雲中」,「父從阮,自晉漢以來獨據府州」,歸周後,「父子俱領節鎮,時人榮之」。弟德願、子御勛、御卿、玄孫折克行均為武將。可知折、楊兩家同是山西人,折從阮與楊信同為地方豪強,府州與麟州又相鄰近。兩家都是武將世家,且折德扆比楊業大二十四歲,故德扆以女配楊業是可信的。這位將門之女折氏,就是楊家將故事中的佘太君。佘為折之誤。


文廣妻,慕容氏。慕容,番姓,屬鮮卑族。《保德州志》載:「文廣娶慕容氏,善戰。」據楊棋墓志銘,與文廣同輩的楊棋,亦娶慕容氏為妻。而文廣娶的這位善戰的慕容氏,就是楊家將故事中的穆桂英(但她的丈夫成了傳說人物楊宗保,楊文廣成了她的兒子)。穆為慕容之誤。由於婦女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地位極為卑賤,故史書不載折氏與慕容氏事跡。


.....................................................................................................................................


楊家將的故事,流傳於宋朝,大盛於明朝,這也是明代中葉朝廷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戰爭頻繁,朝政紊亂狀況的一個折射,有著一定的歷史意義,繼而在明末清初的民族鬥爭中起過激奮人心,鼓舞鬥志的作用。



明代萬曆年間共有兩部、四本楊家將小說問世,是現存最早的楊家將小說刊本,內容稍有不同。




★一本是萬曆年間福建建陽餘氏三台館刊本《全像按鑒演義南北兩宋志傳》,前半部《南宋志傳》,講五代後期至宋太祖草莽起家的故事,後半部為《北宋志傳》,專講楊家將三代英雄(楊繼業至宗保)的故事。兩部各十卷五十回,其卷首三台館主人所作的序說這部《北宋志傳》是當時福建建陽本地著名的評話稿本小說名家熊大木“博覽群書,涉獵諸史,乃綜核宋事,彙為一書”而成。




★同時期還有江蘇繡谷唐氏世德堂刊印的《南北兩宋志傳通俗演義題評》,卷前有萬曆21年(1593年)序,內容與前本相同。




★萬曆46年(1618年)的江蘇金閶葉昆池刊本《繡像南北兩宋志傳》也與這兩本的內容相同,後來的其他刊本多是按這一本翻刻的,第一回按語稱該書是“收集《楊家府》等傳”、“參入史鑒年月編定”而成的。




★另一部是萬曆34年(1606年)江蘇臥松閣刊印的《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八卷六十回),一般簡稱為《楊家府演義》,故事發生的時段較前本綿長,一直到楊繼業第五代孫楊懷玉辭官舉家上太行止。




《北宋志傳》有三台館本、世德堂本、葉昆池本,現存最早的本子,是明萬曆年間建陽書坊餘象鬥的三台館刻本 ( 現存日本內閣文庫 )。《北宋志傳》的前十五回主要在描述呼延贊的故事,十六回以後才是寫楊家將的事跡,熊大木廣泛搜集了宋元時期民間流傳的楊家將故事、宋元話本和元雜劇中的有關劇目為基礎加工整理而成。作品從北漢主劉鈞摒逐忠臣,呼延贊出世寫起,到楊業歸宋,楊宗保大破天門陣,十二寡婦征西夏為止。




較《北宋志傳》稍後的《楊家府演義》,最早為明萬曆三十四年臥松閣刊本,有秦淮墨客 ( 據推測即紀振倫。紀振倫為明代中期的戲曲家,生卒年不詳,曾修改了眾多戲曲。)序,卷首雲“秦淮墨客校閱,煙波釣叟參訂”。《楊家府演義》從楊令公開始寫起,直到楊懷玉舉家上太行,全書自始至終,都以楊家將為主,故事也較齊全。




事實上楊家將故事很早就流傳於民間。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在《供備庫副使楊君墓誌銘》中,就記載著“ ( 楊繼業 ) 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巷野豎,皆能道之。”可見當時楊家將故事已經家喻戶曉。




歷代的民間藝人在傳說的基礎上,創作了大量的民間說唱文學。據文獻記載 : 南宋臨安 ( 今杭州 ) 瓦舍勾欄裡,就有說話人演述《楊令公》、《五郎為僧》的平話 ﹔在金院本中,也有《打王樞密爨》的記載 ﹔元雜劇中有《昊天塔孟良盜骨》、《謝金吾詐拆清風樓》等雜劇。《楊家將演義》就是由明代文人將有關楊家將的話本、雜劇和口頭傳說蒐集起來,參照歷史文獻整理改編而成。







除此之外,古播州北面思南府婺川在明初出了一位捨身救駕的烈士,名申佑,官拜四川道監察禦史。正統十四年(1449年),申佑隨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刺軍,在土木堡遇敗,被瓦刺重兵圍困,為救皇帝脫險,申佑請命換上龍衣,駕車先走,引開敵軍替主殉難。申佑的事蹟與大郎楊淵平或四郎楊延朗替宋太宗出城詐降的情節如出一轍,似乎是明以後播州本土文人有感時事,所以合壁進了楊家將故事中的。




《北宋志傳》的世德堂本、葉昆池本第一回按語雲該書“收集《楊家府》等傳”,“參入史鑒年月編定”,研究者據此認為在《楊家府演義》與《北宋志傳》之前應該有更早的關於楊家將故事的小說,所以推測“或舊本《楊家府》編輯,尚遠在萬曆丙午《楊家府》刊本之前。”亦有人認為“在萬曆以前,早有一本叫《楊家府傳》(或《楊家府志傳》)的演義小說存在。這本書是《北宋志傳》的底本,早已失傳了,但是現存那本臥松閣刊印的《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即《楊家府演義》),大體上可看成是《楊家府傳》。”


........................................................................................................................................



楊家將系列故事經歷了長期的發展與豐富,歷代民間藝人和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到創作中來,不斷加入新的元素,並且這個過程還將持續下去。茲就已經成熟定型的主題內容簡要綜述。

故事一般從呼延贊的身世切入。呼延家與楊家有若干的聯繫,所以另有評書《呼延家將》(《呼家將》)。整個故事始終伴隨著朝廷的忠奸鬥爭,支持、保護楊家的重臣先後有八賢王、寇准、包拯等人,而壓制、迫害楊家的先後有潘仁美、王欽若等。

楊繼業(楊令公)娶妻佘賽花(佘太君),生七子二女:大郎楊淵平(延平)(妻張金定)、二郎楊延定(妻雲翠英)、三郎楊延安(妻羅素梅)、四郎楊延輝(妻潘雨嫣)、五郎楊延德(妻花謝玉)、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妻杜金娥),還有義子八郎延順(妻姜美屏),號稱「七郎八虎」;二女是八姐和九妹。金沙灘一戰,為保宋帝,大郎、二郎、三郎戰死。四郎被俘,化名木昜,被招為遼駙馬,才有後來的四郎探母;有些評話版本中,四郎流落北邊,後也被招為駙馬。五郎殺出重圍,去五台山出家為僧。今有京劇名段《金沙灘》及《四郎探母》。

因潘仁美設計陷害,楊令公兵困兩狼山。七郎突圍求救,被潘仁美亂箭射死。救兵不至,老令公撞死在李陵碑。京劇有名段《李陵碑》。

楊六郎延昭娶妻柴郡主(柴美容),生子楊宗保,麾下有孟良、焦贊。演義與正史最顯著的差異,是在楊延昭、楊文廣父子之間,插入楊宗保、穆桂英一段,這樣楊延昭和楊文廣就成了祖孫關係。為破天門陣,孟良上五台山請來五郎,五和尚說要降龍木作斧柄。楊宗保去穆柯寨尋降龍木,邂逅穆桂英,經若干曲折,二人終成眷屬。於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五郎陣斬蕭天佐。

楊宗保和穆桂英有女楊金花、子楊文廣。但楊六郎死後,楊家已然男丁凋零;然而西夏犯邊,這才有十二寡婦征西。楊門女將也很厲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燒火丫頭楊排風,使一根燒火棍,尤勝鬚眉,深得佘太君喜愛。

楊家將系列故事傳唱不衰,有的文本甚至演出九代或十代,但比較有影響、情節充實而精彩的主要還是集中在令公、六郎、宗保、文廣四代。《水滸》中的楊志和《說岳全傳》里的楊再興,據說都是楊家將的後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龜岡忍太郎 的頭像
    龜岡忍太郎

    龜岡忍太郎的部落格

    龜岡忍太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