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為何重新命名為 "御成路古道" ?記憶裡就只叫 "九號崎" 啊!
(龜岡找到曾祖父...黃隆興 的名子喔!顯然他也為古道出過力)
(重新鑄刻的紀念碑)
(原始紀念碑...文字已模糊)
(古道頂新建的迴廊)
(站姿/法相莊嚴的福德正神.難得一見)
(土地公廟)
(紀念碑背面.可看出"澤井組" 和 "大正十一年" 的文字)
(日據時代的紀念碑.龜岡無法判讀文字)
(古道上方住家的逗趣圍牆)
(圖案好可愛...)
(朴樹...朴樹子是龜岡童年時用竹子做成的空氣槍最好的子彈...)
(龍眼長出來了)
九號崎是早期大溪鎮瑞原里(番子寮)/員林里(員樹林)/南興里(南民莊)...等住民
進出大溪街上最近的便道.昔時淡水河的船可沿大漢溪(古名:大嵙崁溪)到達大溪(古名
:大嵙崁)龜岡小時候因為溪的西岸沒有中學.必須走一個多小時(經九號崎/爬上大溪)讀
中學.上學是下坡.感覺輕鬆愉快.但放學就累了.尤其夏天.爬到崎頂時衣服都必須擰乾再
穿上.於是同學們就想出一個好方法.猜拳輸的必須背所有人的書包上坡.其他人就可以
脫下鞋子.沿坡道旁的小水溝邊走邊享受泉水的清涼...
原本坡道頂有一座大涼亭.作為路人休息和停放腳踏車的場所.涼亭邊常有善心人家
供應一大桶茶水.讓路人飲用.昨日重遊.涼亭早沒了.新建了現代化的迴廊.古道下半段竟
然變成柏油路.小水溝也加蓋了...似乎所有童年記憶都和紀念碑上的文字一樣模糊了.文
字可以重新鑄刻.而記憶呢?是否只能趁還未完全遺忘時一再回味咀嚼?
(龜岡實在無法了解.為何古道下半段會鋪成柏油路?那花錢整治古道為的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