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早的參觀重點... 文武廟...


從圍牆外遠遠就看見飛簷與鳳凰花...



文武廟 入口



一進門. 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榕樹與雄偉的建築...




整體 文武廟 係採 " 一"  字型建築排列. 首先是文開書院...










左右簷飛...





門裡有門...



接著來到文祠...



文祠正門...



字字珠璣...




架上掛著的. 應該都是莘莘學子的想望吧!?




這是內進的門...



文祠... 恭奉著 文昌帝君...





以下資訊來自網址:


http://www.mustards.idv.tw/intro1-17.htm


鹿港  文武廟...


一. 文開書院:




   


文開書院為中部地區最早的學府,為鹿港文化的搖籃,於清道光四年(1824)
  
由鹿港同之鄧傳安率日茂行林文之子林廷璋等士紳捐建而成,
   其書院名乃是為了紀念台灣文化始祖沈公文字文開,號斯庵而名之,
   歷時四年完成,日據時廢止,院內藏書三十餘萬冊,二萬餘部,但今已散失,
   民國六十四年十二月九日因無名火燒毀,於七十四年由政府撥款重建修峻完成,
   重修時因建築師所學乃西洋建築,故無法重修原貌。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曾在鹿港另設公學校,因恐儒生聚集滋生事端,
   因此勒令書院停學,
   其後書院因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造訪而易名為「北白川宮紀念堂」,
   目前書院左側廂房內,嵌有北白川宮紀念碑,
   其碑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鹿港軍情御視察之所」。
   書院之左為青雲路,昔日設有牌樓,上書「青雲捷步」。文開書院結構分為三進:
   第一進:三川門,為門廳。
   第二進:前堂,為書院的祭祀空間,中祀徽國公朱子(朱熹),為閩派理學之代表,
   旁祀海外寓賢八人(沈光文、徐孚遠、盧若騰、王忠孝、沈佺期、辜朝荐、
   郭貞一、藍鼎元)
  
第三進:為後堂,昰書院院長居住之所。左右兩旁共設十四間學舍。
   此書院造就鹿港地區八位進士、十六位舉人、
   百餘位秀才(清佔領台灣213年間有進士29位舉人535)



    二. 文祠:


   文廟主祀文昌帝君,文昌帝君為考試之神,又稱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
   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靈應帝君,明史.禮志記載:「梓潼帝君者,姓張,名亞子,
   居屬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唐宋屢封至英顯王,道家謂梓潼,掌文昌府,
   事及人間祿籍,元加號為帝君,而天下學校亦有祠祀者。」
  
文廟是清代嘉慶十六年〔1811〕
   由鹿港同知薛志亮及陳士陶等地方士紳共同捐建而成,
   昔日於上元及中元兩節日,鹿港各地方士紳在此集會並舉辦盛大的祭典儀式。
  
文廟的環境清靜自然,鹿港最早期的詩畫社發源於此,
   其結構排列同文開書院及武廟橫向一字排開,合稱文祠。
   文武兩廟交界處,在有一虎井,因水質甘美,適宜烹茶,故享有「虎泉煎茗」,
   及蓬萊第一泉之美譽,可惜今日已封閉。內有泮宫(或稱學宫) ,為昔日之書院,
   及呈半月型之泮池,內種荷花,其意為學做君子,此地在皇宮內始可成為圓形,
   昔日學子成為「生員」稱之為「入泮」金榜題名時需繞池三圈,日後再行謝師儀式。
  
孔廟內有乳釘(*註*)共一百零八顆,代表孔子所教弟子較有成就者共一百零八人。
   *註*---乳釘:台灣風物---稱其為「子偦眼」,當伍子偦被賜死自刎時,
   吩咐死後雙眼要釘在東門,以期能親眼看見吳王因忘恩負義而被越國打敗。




    三. 武廟:



   武廟主祀關聖帝君(儒教稱文衡帝君或山西夫子),於嘉慶十六年(1811)
   由地方富紳蘇雲從倡議同之薛志亮率先與地方民眾共同捐建而成,
   廟內主祀之神像--關公、周倉、關平乃清代福建著名工匠之作品,其神態威嚴肅穆。
   武廟之右畔,栽種許多高大老樹及百草花卉,每年秋末,菊花盛開,
   正是人們扶老攜幼,郊遊玩耍的好地方,故有「沙墩買秋」之美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龜岡忍太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